致敬最美劳动者!重温燕达劳模长辈的奋斗故事,汲取勇毅前行的不竭力量!

作者: 上传日期:2023-05-01




致敬劳动者

★★★★


★★★★

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


时间是历史的记录者与见证者

燕达长辈们作为建设祖国的先驱

在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

辛勤劳动 硕果累累

他们坚定的信念 奋进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沉淀 越发历久弥新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晚年 燕达长辈们

独坐时光一隅 安享岁月静好

曾经的一段段故事 一张张照片

记录着他们拼搏奋斗的闪光足迹

一张张证书 一枚枚奖章

承载着他们追求卓越的荣光

他们的奋斗精神生生不息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聆听他们的故事

重温他们峥嵘岁月里的辉煌

汲取奋勇前行的不竭力量!

黑牡丹”在柴达木盆地“绽放”



“穆桂英式劳动模范”

优秀党员

先进工作者

燕达在住长辈李金芳今年87岁,她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万人石油大会战”的参与者及见证者。1957 年,李金芳被评选为“穆桂英式劳动模范”,同一年,李金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连续几年被评选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1955年,19岁的她下定了要为祖国早日摆脱“贫油国”帽子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主动报名到祖国的大西北——青海石油勘探局柴达木盆地。当走进柴达木盆地,见过当地的恶劣环境,感受过高原生活的不便和痛苦后,她还是决然地选择留下;当她因为勘探寻找油田,差点命丧荒漠,依旧没有被吓跑;当家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反对,她仍是选择回到了柴达木。

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的坚守,源于她的一颗“拳拳之心”。从白皙的青岛姑娘变成柴达木盆地里的“黑牡丹”,从肩不能扛重物的学生到挽裤腿甩铁锹的“女战士”,李金芳把最美的青春,留在了柴达木盆地。

怀揣着为祖国“石油梦”奉献一切的理想,她在国内自然条件最恶劣、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扎下了根。她一步一个脚印,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浇筑成“柴达木石油精神”,用脊梁和筋骨撑起了柴达木石油工业。直到今天,李金芳等老一辈石油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依然在绽放时代魅力。

四十载苦心灌溉 成就“白菜王国”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国家计委等部门先进个人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燕达在住长辈徐家炳今年83岁,他曾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室主任;全国“八五”“九五”攻关白菜专题主持人;1991年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6年由于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评为先进个人;1998年被北京市和全国总工会授予首都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棵大白菜可以造就多种多样的美食,而它成长的背后,却有着几代育种人默默地耕耘。燕达在住长辈徐家炳就是曾经的育种人之一,他曾耗费四十载心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同事们一起打下了京郊大白菜的“江山”,让北京市民不再为“当家菜”而忧心。

育种工作是一项复杂艰难、枯燥琐碎的工作。那个年代,农科院的科研工作者很辛苦,每日辛勤地翻地、打垅、盖阳畦、背蒲席、中耕除草等,蹲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站起来就两眼发黑。而在育种过程中,成功往往需要反复试验,甚至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坚持不懈。

为了给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巧牵红线,使之取长补短,生出集“父母”优点于一身的“菜宝宝”,徐家炳每年都要当300对亲本的“红娘”。每当白菜开花的时候,他带着大伙像蜜蜂一样孜孜不倦地穿梭在白菜花间忙碌。春天授粉,夏天收籽,秋季播种观察调查,冬季还有保护土地等工作,年复一年。

这些困难不但没有让徐家炳等育种人退缩,反而让他们迎难而上,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前沿技术。他们有耐心、有毅力、有团队意识,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超越自己,坚持不懈地寻找突破口,创造出了更好的品种。在徐家炳等育种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他们在工作中执著追求卓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奋斗。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追求更高的目标,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致敬时代劳模,守护最美劳动者。在燕达养护中心,像李金芳、徐家炳这样的劳动模范长辈还有很多。他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努力拼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而让这些劳模长辈在养护中心享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晚年生活,是无数燕达人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数燕达人会像长辈们一样坚持不懈、追求卓越,将标准化融入到为长辈们服务的工作细节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长辈们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颐养乐园,贴心守护长辈们的晚年生活,让长辈们生活过得顺心、舒心、欢心、安心,让璀璨的金色年华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