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墨记录时代浪潮,用岁月温暖养老初心——《燕达养老》杂志与长者共绘幸福图景

作者:燕达养老 上传日期:2025-11-03


2025年,燕达养护中心迎来了成立十五周年的辉煌时刻。与之共同成长的,还有创刊满十周年的《燕达养老》杂志。

十年耕耘,笔墨生辉;十年相伴,温暖如初。这既是一段记录与陪伴的岁月,也是一次从内刊到行业媒体的美丽蜕变。创刊以来,《燕达养老》始终紧随时代步伐,忠实记录燕达养护中心的蓬勃发展,见证中国养老事业的进步与银发经济的繁荣。杂志的成长,离不开燕达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离不开广大宾客、读者和投稿作者的支持与信任,更承载了无数燕达人共同的情感与梦想。


怀揣“记录发展历程、传承养老精神”的初心,秉持“对读者负责、对时代负责”的信念,12月1日,《燕达养老》正式创刊。从此,燕达多了一处文化阵地,养老行业多了一抹亮色笔墨。

十年风雨,十年笃行。杂志始终坚持季刊发行,版面内容持续优化,栏目设置不断迭代,传播渠道日益拓宽。从最初的企业内部交流,逐步发展为融合纸质刊、数字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全媒体矩阵;从信息传递,延伸至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人文故事深度融合的行业性内容平台。

凭借前瞻的视野、深度的洞察、实用的案例和温暖的故事,《燕达养老》系统呈现了长者幸福养老的生动画面,全面阐释了燕达“医养康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与运营实践。它不仅是燕达长者身边最亲切的读物,更逐步成长为燕达养老的文化名片与行业智库。

我们始终以忠实的笔触,参与并见证这段历史。创刊之初,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指出:“办好燕达养老杂志,发展燕达养护中心。”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也寄语杂志:“要成为宾客和员工的精神家园,成为服务长者、展示风采的新平台。”

十年间,我们未有缺席任何一个重大节点:无论是政策落地、服务升级、荣誉时刻,还是温馨日常、宾客口碑、员工风采,杂志始终在场。我们以独特视角,系统记录了燕达成长为全国领先的全程化持续照护养老机构的全过程,也为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燕达样本。

我们不仅是记录者,也是积极的推动者。《燕达养老》杂志发展的十年,正与国家全力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进程同频共振。我们深入解读“适老化、智慧化”理念在燕达的实践,持续报道医养结合、康养服务、人才培育等关键议题,传递长辈真实的心声,展现新时代养老生活的更多可能。杂志始终以建设性姿态,为养老事业的发展鼓与呼,为行业的共同进步贡献媒体力量。

我们始终敬畏文字、尊重事实、坚守责任。无论是政策解读、大事纪实,还是宾客访谈、暖心小事,我们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因为我们深知,今天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明天的历史。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每一个版面,都承载着时代的重量和读者的信任。这种敬畏,让我们在内容生产中始终保持专业、专注和专情;这种责任,让我们在养老事业发展大潮中始终清晰、坚定和温暖。

岁月如歌,耕耘不辍。十年办刊之路,有艰难,更有收获;有挑战,更有成长。读者的认可,是我们持续前行的最大动力。一位入住长者曾说:“《燕达养老》是我们宾客的老朋友。放一本在床头,就可以了解燕达事、养老事,心里特别踏实。”这样的真诚回响,既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我们深知,杂志仍然在路上,唯有继续努力,方能不负期待。

在这十年间,数百位在住宾客积极向《燕达养老》杂志投稿,他们以诗词赞美燕达,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并分享在这里的幸福生活,更有长辈拿出珍藏多年的画作、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与大家共赏。这些真挚的创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杂志的内容,更寄托了长者们深厚的情感,共同营造出燕达养护中心浓郁的文化养老氛围。我们由衷感谢每一位长辈的真诚奉献,期待与您携手,共同迎接下一个精彩的十年。

回望来路,深怀感恩。感谢这个时代为中国养老事业带来的历史机遇;感谢燕达集团提供的高起点平台和深厚土壤;感谢养护中心内外的各界专家、作者和读者朋友长期以来的支持与陪伴。正是这一切,共同滋养了《燕达养老》的成长与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步履坚定、信心满怀。当前,中国养老事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银发经济迎来全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燕达养护中心十五年深耕不辍,《燕达养老》杂志十年笔墨相伴,正迎来更加广阔的作为空间。我们将继续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初心,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内容升级与传播创新,更好地联结行业、服务长者、传递温度,致力于成长为养老领域的智库型媒体与共识构建平台。

十五年初心不改,十年恰是风华正茂。感谢一路相伴,未来的岁月,愿我们继续温暖同行,在时光中书写更多美好,在追梦的路上共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