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花楹花海中走出来的节水农业专家——记燕达长辈钱蕴璧为国奋斗的光辉岁月

作者: 上传日期:2023-07-13


从故事中搜集历史


在岁月中见证辉煌




蓝花楹是在云南随处可见的一种花木,昆明市区很多道路两侧种满蓝花楹,幻化出如童话般美妙的蓝花楹大街,每年的春秋季都能带来阵阵蓝紫色的浪漫花雨。出生于昆明市的钱蕴璧,就像一株蓝花楹,身材挺拔高挑,性格坚毅内敛,给人一种淡淡的距离感,但是她奉献毕生所做的水利土壤研究成果却像蓝花楹的花朵般丰盈绚丽,催生了属于城市的人文情怀,促进了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钱蕴璧的故事。

钱蕴璧



刻苦上进 考入名校“西南联大附中”

1937年4月,钱蕴璧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昆明气候温和、水源丰沛、土地肥沃,极为适宜人们居住生活,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春城”。尽管长久以来,这里都与中原腹地相隔千里,但人们赞美它的天高云淡、四季如春,向往它的繁花似锦、闲适淡雅。然而,这座偏居西南的边城,远不止“春城”那么简单,数千年来,它虽地处边疆,却数次立于风口浪尖,扛起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钱蕴璧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儿时的祖屋到钱蕴璧家居住时已经是第五代了,一个大大的四合院承载了兄弟姐妹四人的儿时光阴。钱蕴璧四个月大时,父亲去世,隔年,叔叔去世,母亲本来是富裕人家的女儿,却在夫家连逢大难时,勇于挑起家庭的重担,成为一名护士,养育四个孩子和两位老人,而且坚持把四个孩子都供到大学毕业。母亲从小就是钱蕴璧崇拜、佩服的对象,其坚毅的品格和不服输的精神也一直影响和伴随着钱蕴璧的成长。

1949年9月,钱蕴璧考入当时全国最好的中学——西南联大附中。钱蕴璧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昆明当地,能考上联大附中是非常光荣的事。西南联大附中发榜不是贴在校门口,而是在《云南日报》当天头版头条上发榜。

西南联大附中的老师都是讲师以上职称,甚至是副教授、教授,师资力量雄厚,且承袭了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学术思想独立,文化体育全面发展。西南联大附中每届只有三个班,每班只招60人。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培养和教育。“我生在昆明,长在昆明,没有经过战乱的迁徙,又能上这么好的学校,我是幸运的,我非常感恩。”六年的中学“精英”教育,给钱蕴璧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础。

上了中学的钱蕴璧逐渐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几个相熟的女同学玩起了篮球,慢慢地加入进来的同学多了,就成立了八人女子篮球队,取名“小熊队”。“那时候,各个学校都有校队,各学校之间经常组织比赛。”钱蕴璧虽然不是个子最高的,但是因为臂展长,身体瘦,又灵活,成为了队里的中锋。“我们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要在操场上练习打球,我的身体也逐渐壮实了。初中毕业考高中的时候,小熊队成员全部考上附中高中,没有一个人被分出去。小熊队陪伴了我六年的中学时光,直到我高中毕业了,都没有宣布解散。”



坚持理想 报考西南农学院

在西南联大附中求学期间,钱蕴璧最感兴趣的课程就是博物课(植物、动物等自然科学统称)。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任教老师叫杨培谷,“她是江苏人,长得非常漂亮,毕业于北大,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杨培谷老师博学又有趣,每一节博物课都讲得非常生动,让钱蕴璧非常着迷。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苏联的学习,并很快形成了向苏联学习的热潮。当时苏联生物学家、农学家,斯大林时代后期和赫鲁晓夫时代苏联首席科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与曾荣获列宁勋章的苏联科学院院士、土壤学家、农学家威廉斯深受热爱农业的学生们的喜爱与学习,这其中也包括钱蕴壁。

因为深受杨培谷老师的启蒙和苏联专家的影响,包括钱蕴璧在内的6个学生对大自然、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高考时报考了农学院。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普遍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农学院,附中的老师多次劝导成绩优异的钱蕴璧,希望她报考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但钱蕴璧仍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地填报了志愿——西南农学院。

1955年9月,钱蕴璧如愿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天生桥的西南农学院。

西南农学院

1979年,西南农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领导。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西南农学院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为如今的西南大学。



遇见导师侯光炯 走上科研道路

在西南农学院,钱蕴璧就读于土壤系。在这里,钱蕴壁遇到了让她走上科研道路的重要导师——一生钟情土壤、被誉为“大地之子”的中国土壤学奠基人、曾蜚声国际土壤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侯光炯。侯光炯,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1931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调查员;1948年任四川大学农化系教授;1952年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任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一生致力于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教育家。

侯光炯教授曾是国际土壤考察队成员,走过世界很多地方做土壤考察,阅历深,知识非常丰富,是当时国际知名教授,也是中国第一个土壤考察队的队长,我跟着侯教授学到了很多。当时,我们一个班30多个学生,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在田野间学习土壤知识,经常一去就是一天,连午饭也是在田间地头上解决。虽然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学生们的学习研究环境非常宽松,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努力学习和实践。毕业时,大家都积累到了一定的经验。

1959年,钱蕴璧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在这里,钱蕴壁勤奋耕耘、发光发热,为科研工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那时的学生非常单纯,大家争先恐后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去奋斗。我则服从国家分配,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在这个地方,我工作、奋斗了一辈子。”

20世纪80年代初,钱蕴璧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的心里更多了一份责任感、使命感。“我这一生都比较顺利,在动荡的年代,我也没有被波及。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之后做科研,我都处在相对安稳平静的环境,感恩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的科研平台和一展心中抱负的机会。”

钱蕴璧主持的“黄淮海平原水利节水增产示范区建设”项目成果,获1994年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钱蕴璧有幸参与了科技部两个五年计划的立项,承担了研究任务。在国家“结合实际搞科研”方针的指引下,钱蕴璧和研究小组的科技人员深入观测、搜集资料,蹲点搞科研;选好实验点,建设万亩实验区……钱蕴璧回忆起工作来侃侃而谈,透露着淡淡的向往与自信。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从土壤观测到课题的带领研究,钱蕴璧不辞辛劳,亲力亲为,一个个闪闪发光的科研成果承载了她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里付出的辛勤汗水和青春年华。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钱蕴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