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生涯四十年 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新闻周刊——记燕达在住长辈朱继功

作者: 上传日期:2022-11-11

从故事中搜集历史


在岁月中见证辉煌




燕达之声

♫点击收听《金色年华 往事如歌》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朱继功始终践行着卡尔·马克思的这句话。在四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采访过多位重量级人物,有幸与科教、书画、京剧等各界著名成功人士成为朋友,登门求教,采写了众多著名教授和文艺界名家的访问记,颇受报刊、读者欢迎。回望过去,这位91岁新华社老记者有着令很多记者羡慕的从业经历。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朱继功的人生故事。

朱继功



行程一月抵拉萨 支援西藏多历练

196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十周年,中央要派慰问团去拉萨等地与藏族同胞共庆佳节。可是西藏分社的记者因攀登珠峰身体受损,亟须长期休整,因此决定由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四个大分社各选派一名比较得力的记者援助西藏。北京分社就选定了朱继功。

现在,从北京直飞拉萨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可是20世纪60年代初,如果没有一点毅力,可能走到半路,就要打道回府了。当时,朱继功遵照有经验的“老西藏”的建议,先从北京乘火车到甘肃柳园,再从柳园乘飞机进藏。

那个年代,民航本来就少,能进藏的航班少之又少。航班要克服高原缺氧等因素,气候稍有变化就停飞。在柳园一个设备十分简陋的招待所住了一个多月,民航航班一直没有消息,实在难熬。朱继功打听到可以搭乘长途汽车进藏,于是他携带大包、小包坐上了一辆颇为陈旧的长途汽车,每天清晨五点多钟出发,下午四点左右就停驶休息了。一路都是搓板路,坐在车上几乎把骨头都颠散了。

从柳园出发时,大家还如生龙活虎,有说有笑。再走两三个小时,高原反应开始了,头晕恶心,迷迷糊糊。经历了重重磨难,朱继功终于抵达拉萨——西藏分社。

1964年,朱继功在拉萨新华社西藏分社门前

西藏解放初期,社会治安仍然不算好,所以分社规定记者外出采访,必须带一把枪防身。那时许多县没有招待所、旅馆,只能借住在老乡帐篷里,条件艰苦。一个从来没有在高原生活过的上海人,很难马上适应新的、与内地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朱继功却觉得这份艰苦就是人生的历练。



誓保牌楼古长城 高风亮节梁思成

从1953年到1964年的10年间,朱继功一直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任文教记者,除了钱学森,他还采访过梁思成、钱伟长、周培源、张光斗等著名教授。国庆十周年前后,采写了《首都作家新耕耘》《我国第一个芭蕾舞剧团成立》《蔡文姬先睹记》等通讯,以及田汉、曹禺、欧阳予倩、俞振飞、言慧珠、新艳秋、田间等文艺界著名人士访问记,在新闻媒体反映首都艺坛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报道中,他的稿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众多被采访对象当中,梁思成先生是一个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人。

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人陈占祥一起提出的“新北京城规划方案”。梁先生说:“扒掉长城一块砖,犹如扒掉我身上一层皮。”他曾多次向有关领导建议:要保持老北京的古都原貌,市内不再兴建工厂,烟囱林立,烟雾腾腾,并非是大城市先进、繁华的标志。再则,在长城上的宽敞处可以开辟为茶室,让老百姓休憩、赏景。

一次,全国政协开会,梁思成先生作为特邀代表并没有坐在自己专属的座位上,却坐到会场后面的记者席上。朱继功问:“梁先生,您是特邀代表,要到前面去坐呀!”他说:“我就喜欢跟你们记者海阔天空地聊天!”朱继功觉得他真是个无比爽直天真、心如明镜的人。



绿化西沟有能人 穷山沟变新农村

1970年,朱继功被调入新华社山西分社,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山西工作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采写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稿件,其中就有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劳动模范李顺达。

在北方,曾经流传过一句话:巍巍太行山,劳模看西沟(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村)。解放前的山西,人们不仅要以糠为食,饿极了连树上的树叶都会吃光。但西沟村在共产党员李顺达的带领下,成立了农业劳动互助组,决心“山上造林,河沟修地,组织合作社,改造大自然”,开启“向自然要粮”的新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李顺达领导的互助组声名远播。1950年秋,李顺达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模大会,并被选进主席团,受到毛主席接见。毛主席对他说:“你住在山区,要好好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将来把穷山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听了这番话,李顺达干劲更足了。

从互助组到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顺达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打坝造地20多年不停歇。而朱继功则在西沟大队撰写了《心红山绿万木春》《阳关道上育新人》等一系列在全国具有影响的通讯。

1975年朱继功访大寨

1973年,新华总社和分社领导得知朱继功已与妻儿分居十年整,家庭有不少困难,就想方设法将他调回北京。原是文教记者的朱继功回到老分社后,搞起了农业报道。他抓住郊区如何为首都市民提供肉、蛋、奶、菜,建设副食品基地这个特点,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报道和工作研究,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好评。



摸着石头过河 创办中国第一份新闻周刊

1982年,朱继功被调入《瞭望》,参与《瞭望》的创刊工作。当时《瞭望》已经集中了新华社一批骨干编辑、记者,他们都是由新华社社长穆青亲自点将,从总社和国内外分社调来的精兵强将。

那时,新闻人追求一个梦想,希望参照世界著名的《时代》《新闻周刊》,创办一本中国自己的新闻周刊,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提高新闻时效,把中南海改革开放的声音传递下去,把来自基层百姓改革的呼声、创举传播开来。

1983年9月出版试刊,1984年1月《瞭望》周刊正式出版发行,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大型新闻周刊。从筹备到创刊,再到正式出版,朱继功先后担任文化编辑室、总编室主编,直到退休。朱继功回忆,那时,国门初开,百业待兴,要创办一份大型新闻周刊,谈何容易,但朱继功等被召集而来的记者、编辑们,在老社长穆青带领下,个个怀有闯一番事业的勇气。他们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逐步掌握新闻周刊的特点及运作规程,办起了一份中国自己的大型新闻周刊来。

1993年朱继功与穆青同志合影

《瞭望》创刊之初,电脑尚未普及,仍靠手工排字。在版面上删改文字、标题或图片,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特别是当稿件即将进入印刷环节的时候,这就必须尊重排字工人的劳动成果,与他们打成一片,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当时,在总编室值班几乎没有双休日,也没有物质补贴。大家始终勤勤恳恳,毫无怨言。

《瞭望》记录、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复兴重新启航的风雨历程。随着《瞭望》的品牌影响力、文章转载力逐年走高,2009年《瞭望》被冠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

朱继功画展开幕式

1986年改革开放后,新闻界第一次开始评业务职称,朱继功被评为高级记者,是我国第一批高级记者之一。2016年8月,新华社离退休干部局、新华社书画协会尽全力帮助朱继功举办《高级记者朱继功书画展》。老干部局把新华社大院内的办公楼——圆楼,从一层到三层腾空改为展室,展出朱继功85件书画作品。当时,恰逢新华社建社85年,是一种巧合,也是新华社对为祖国新闻事业做出贡献的朱继功给予的荣誉嘉奖与人文关怀。

朱继功画展部分作品



下期,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胡又牧的人生故事。赶上留苏热潮,投身改革开放,胡又牧的一生波澜起伏。他曾肩负使命,求学苏联,为建设祖国刻苦学习;他曾醉心科研 ,为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开疆拓土”;他曾临危受命,从科研人员转战管理,为我国橡胶研究打开了新局面;后来,他邂逅人才工作,曾为国聚才,三顾茅庐。中国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他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听

燕达在住长辈回忆录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