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新华社老记者 采访过钱学森——记燕达在住长辈朱继功
从故事中搜集历史
在岁月中见证辉煌
他在新华社北京分社采访过钱学森、梁思成、周培源、张光斗、钱伟长、田汉、曹禺……在西藏分社顶着高原反应带枪采访;在山西分社采写过全国劳模李顺达带领西沟大队如何艰苦创业、绿化荒山;调入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新闻周刊《瞭望》,参与创刊和编辑采访工作……每一位重量级人物,经过他的笔触,是那样灵动而鲜活;每一件大事小情,经过他的描述,是那样真实而生动。然而,在40余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背后,是他在险境里不畏惧、逆境里不放弃、绝境里不服输的宝贵精神。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朱继功的人生故事。
朱继功
崇拜鲁迅进复旦
1931年7月,朱继功出生在上海一个绸缎商人家中。父亲是学徒出身,只上过私塾,很重视教育。大哥在当时享有“东方哈佛”盛名的圣约翰大学上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全英语授课的学校。有哥哥为榜样,朱继功学习也很努力。中学时期的朱继功最崇拜鲁迅,看到鲁迅一针见血的文辞,他就会激动不已。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捧着鲁迅的杂文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的文风深深影响着朱继功,亲眼见过日本兵如何嚣张跋扈的他,暗下决心,将来他也要学习中文,用纸笔来参加战斗。
1950年8月,上海《解放日报》用大版面刊载了高考录取名单,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一栏,就有朱继功的名字。朱继功拿着入学通知书,提着一只皮箱,扛着铺盖卷,走进了复旦大学,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活。
给朱继功印象最深的,是复旦大学的校风学风。在复旦大学的校歌里有这样一句话:“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复旦大学的学术精神。教师教学严谨而严格,学生写文章必须工工整整。在这种学术精神的熏陶下,朱继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
毕业进入新华社 站岗放哨笔代剑
1953年夏天,朱继功从复旦大学毕业,他和五个同学被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据老同志的介绍:新华社不仅要争分夺秒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成就向世界传递,而且要为党中央、毛主席站岗放哨。从1953年到1964年,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白天要举行数十万人大游行,夜晚要放焰火,天安门广场大联欢。每年参加这些盛大节日报道,成了朱继功在新华社北京分社十年工作的“固定节目”。细心的他至今仍收藏着绝大部分当年参加天安门广场报道的记者证。那红的、绿的、蓝的、粉的绸条子,上面印着“场内记者”“场外记者”,盖着颁发证件单位的公章,煞是好看。
朱继功留存的曾经用过的记者证
195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庆十周年”庆典大会。朱继功抓到了一件至今令他难忘、颇有意思的事儿。那天,他早早地来到西边的红色观礼台,看了一遍又一遍,忽然发现一位衣着华丽的外国女士与众不同。她的一只皮质手提包,拉链没有合上,仔细一看,那提包小口居然露出一只毛茸茸的鸽子的小脑袋。
虽然事隔多年,朱继功早已想不起这位女士的姓名,但对她热情的言语和神态印象深刻。这位来自美国的女士说:“我非常荣幸能来中国参加如此盛大的国庆活动。临行前,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方式表达我对新中国的热爱呢?最后决定买一只鸽子。中国热爱和平,鸽子象征和平,象征着两国的友谊。经过海关的审批,我终于把小鸽子带进了中国北京。”当游行队伍走到天安门广场,这位美国女士赶紧打开手提包,掏出小鸽子,双手托举把小东西放飞到北京的鸽群中,翱翔蓝天。这一情节,也成为了当年新华社国庆长篇通讯中闪亮的一笔。
卫星上天我有言 电话采访钱学森
中国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离不开钱学森这个名字,但朱继功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能与这位伟大的导弹之父有三次交集。
1957年5月10日,欧美同学会在北京饭店举行隆重的联欢晚会,热烈欢迎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终于突破美国的无理阻挠,回到祖国。当晚,朱继功早早地来到北京饭店。谁知晚8点刚过,会场内一阵骚动。原先并没有想打扰周总理,谁知周总理闻讯后,放下工作就来到现场。大家纷纷起立欢迎,总理应邀在会上讲话。他恳切地说:“留美人员回国后,所学的东西不一定马上能够全部用上,设备也不见得齐全,助手也可能不够……我们要谅解他们的处境和生活的困难……”这一系列政策,缓解了海外留学生的疑虑,温暖了海外留学生和家属的心。这是朱继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到周总理和钱先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塔斯社向世界发表声明: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新闻贵在一个“新”字,这又是一则爆炸性新闻,美国美联社、日本共同社等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在抢发这条消息,新华社也不例外,需立刻配发对此事反响的新闻,落后一分钟都是失败。面对苏联这一重大航天新闻,新华社希望请钱学森先生发表一些看法。采访任务落在了朱继功的身上,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访到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并不容易。
新华社在北京的宣武门,钱学森住在海淀区中关村,几十公里的路程可是不近。当时北京还没有出租车,如果从机关申请用车,各项手续下来,可能坐上车这条新闻的时效性已经彻底消失了。朱继功决定试用电话采访。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这么重要的事件通过电话采访,显得略有些仓促、轻率,而且钱学森先生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会不会同意,谁也不知道。任务紧急,朱继功决心试一试。
拨通钱先生的电话后,朱继功直截了当地说了想法,钱先生同意了电话采访,让他过5分钟在打电话过去。这五分钟似有五十分钟那么长。再次拨通电话,钱先生说:“我想好了,我说你记。”钱先生讲了苏联卫星上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启发等等。朱继功万万没想到:五分钟就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顺利地发展。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做客钱家乐融融
钱学森先生的家在海淀区中关村一个老式公寓里,因岁月长久,显得有点简陋了。在钱家,钱先生带领朱继功一边参观居室,一边说:“我个人的全部专业资料被扣留了,能带回国的所有物品中,最昂贵的要算这台钢丝录音机了,想不到它派上了大用场!”
原来,他的夫人蒋英女士酷爱声乐,是荣获万国音乐会女高音冠军的第一位亚洲人,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可是在教学中,她渐渐发现有些同学对她的示唱不怎么服气。怎么办?蒋英回家后忽然发现这台录音机,她想:“有办法了。” 次日,她把录音机带到学校。上课时,她播放一段原唱,再播她的示唱和学生的录唱,如此反复比较,终于使同学们认同了老师的专业水平。的确,蒋英女士辛勤耕耘数十载,桃李满天下,为新中国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
钱先生笑笑说:“许多事情如有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测试和检验,就可以事半功倍了。”这真是科学家三句不离本行啊!
夏天闷热,交谈中朱继功发现钱先生手拿折扇不时摇动着。他冒昧地说:“钱先生,你的折扇能让我欣赏一下吗?”钱先生爽快地把折扇递过来。朱继功一看一惊,说:“折扇一面是齐白石的花鸟,另一面是郭老(郭沫若)的题词。两位大师珠联璧合,双璧同辉啊!”钱先生大笑起来。
在这样一套老式公寓里与大科学家无拘无束地交谈,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朱继功感受到莫大的荣幸,也对钱先生产生了一个深切的感受和印象:他“淡泊名利”。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朱继功始终践行着卡尔·马克思的这句话。在四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采访过多位重量级人物,有幸与科教、书画、京剧等各界著名成功人士成为朋友、登门求教,采写了众多著名教授和文艺界名家的访问记,颇受报刊、读者欢迎。回望过去,这位91岁新华社老记者有着令很多记者羡慕的从业经历。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朱继功的人生故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听
燕达在住长辈回忆录系列丛书
新闻动态
- 2024-09-11
“燕达15分钟养老服务圈”都有什么?让入住长辈赞不绝口
- 2024-08-26
以学为乐 学有所为:燕达长辈用行动证明,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 2024-08-24
89岁原中纪委副局级检查员李彦文“点赞”燕达:“医疗好才叫真的好!”
- 2024-08-20
91岁抗美援朝老兵关加瑞,如今和老伴在燕达过上了理想的享老生活
- 2024-08-17
见证幸福 ▏入住燕达1年、2年、3年…10年+的长辈们朋友圈是这样说的
- 2024-08-16
释放活力 尽享乐趣——燕达养护中心成功举办趣味运动会
- 2024-08-14
荣耀时刻 实力见证 | 燕达养护中心在廊坊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
- 2024-08-10
七夕燕达 | 舞动金色年华 绘就岁月情深